Search


【#過去24小時 2015.11.25 海地】

質疑總統選舉舞弊...

  • Share this:


【#過去24小時 2015.11.25 海地】

質疑總統選舉舞弊,海地選民暴動。

海地在上個月的25日完成第一輪總統選舉投票,投票率僅約26%,卻有高達54名候選人的人數,讓當地選民相當困惑;選舉過程雖然和平無暴力,但有過多瑕疵,引發民眾與反對黨的不滿,這一個月來陸續上街抗議。

幾週的抗議行動卻不見緩和,終於在昨天「海地臨時選舉委員會」(Provisional Electoral Council)公布最終投票結果後,引爆警民衝突;民眾在街頭放火燒輪胎,朝警察丟石頭,警方則開槍回應。目前已知有三人受傷。

通過上個月第一輪投票的兩位總統候選人分別是執政黨支持的莫伊斯(Jovenel Moïse),獲得33%得票率,以及反對派的塞葉斯坦(Jude Célestin),獲得25%得票;兩人將在12月27日進行第二輪的投票,但塞葉斯坦和另一個反對黨候選人詹查理(Moise Jean Charles)卻拒絕承認第一輪的投票結果。據塞葉斯坦發言人表示,反對派跟街頭抗議的人民只有兩項訴求,一是執政黨將莫伊斯從候選人名單移除,二是宣布10月25日的投票無效。

而根據美國律師組成的選舉觀察團於投票當日在現場的觀察,此次總統選舉瑕疵極多,不僅有黨派人士蓄意重複投票等作票行為,甚至還有不公正褫奪選民公民權的現象。儘管當地的選舉觀察團跟反對黨要求重新驗票,臨選會卻以無權力成立偵查委員會為由拒絕。

今年8月海地舉行了首次立法選舉,原以為能為其民主進程邁進一大步,最後卻因暴力事件頻傳而被迫中斷,海地人民因而相當期盼這次的總統大選,但臨選會強硬的立場則無疑加深了海地民眾對選舉制度的不信任。

(圖/歐新社)反對派的支持者高舉塞葉斯坦的競選海報


Tags:

About author
《轉角國際》將「國際事件」解構成點、線、面,三種衡量向度:「點」,是傳統想像中的「國際新聞」,回應彼地所發生的種種即時大事;「線」則延伸於點,藉由新聞來解讀宏觀的世界局象;「面」,才是所謂的「國際觀」,除了掌握訊息脈動外,對於我們身處的世界,也能具備獨立思考、提出自我觀點的能力。 點、線、面,三者串連,《轉角國際》期望能拉起那條「線」—在新聞之後,拉起脈絡;在趨勢之前,集結觀點。 比起展示「國際觀的高度」,我們更希望《轉角》的轉動能「碾平」眼下國際報導的種種資訊門檻,與讀者們一同尋找那塊屬於自己的「國際視角」——至少至少,我們端出來的不會是冷門毒藥。 這裡是udn,我們是《轉角國際》。
作一扇看懂世界的窗。
View all posts